全部
  • 【浅析系列】
  • (6)

「浅析系列」《了凡四训》(立命之学)(2)

原句: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何也?”此句中有两个中心词,即圣者(圣贤)与妄念相缠(贪念)。1、圣者(圣贤):正引:在古时,圣贤是大部分凡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在古人的思想内涵当中,他们知道成为圣贤的真正的意义,且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逐步的向真正的圣贤靠拢,随之以不同的方式(学问、技术、艺术等)把成为圣贤的途径记录下来,并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传承着。侧引:圣贤之意,随着时代的更替与前行,其所包含的真正意...

  • 65
  • 3
  • 3
  • 0
2018.12.08 22:01

「浅析系列」《了凡四训》(立命之学)(1)

原句:余童年丧父~尓父夙心也。1、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赏析1:不管了凡是否真的受命其母,弃举业而学医,在原句中就表达出了“孝顺”二字的意味。2、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赏析2:此句接连上句,在古时,很多有志之士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大展宏图,了凡也不例外,可是其母已然把弃文从医的利处向了凡展现(前提是因为了凡童年丧父)。换言之,举业作为理想的指代,而学医作为世俗(安身立命)的指代,两者合二为一,即先媚...

  • 131
  • 7
  • 3
  • 0
2018.11.29 23:14

「浅析系列」《王阳明全集1》(卷中·答顾东桥书)(10)

原句:‘道之大端易于明白’~‘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此节中心句即为: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赏析/引申:1、近而求远(近而求远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以下几大问题):①、“理”在自己心中,即“心(天)理”。②、自己要走的路,不在远方,而在脚下。③、自己所拥有的或失去的一切就在自己身边(与自身有直接关系),并非在他人身上。④、梦想是建立在自己的态度之上的,而并非他人的意愿使然。⑤、每个人唯一能做好的...

  • 150
  • 0
  • 1
  • 0
2018.11.18 11:00

「浅析系列」《中庸》(第二章)

此节虽然提及了“过犹不及”四字,但其主旨并不在论“过犹不及”的问题,而是在说明君子与小人对于“中庸”的实质。赏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不管是君子也好,小人也罢,都是作为人类而言的特例。第二、君子的存在,在于人类的正中(中和);而小人的存在,在于人类的两端,然而,两端之外并不知道是什么,也许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都是有可能的。第三、成为君子还是成为小人,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成为君子比成为小人...

  • 50
  • 0
  • 1
  • 0
2018.11.15 20:38

「浅析系列」《王阳明全集1》(卷上·门人薛侃录)(10)

此节,多译为“忙”:为自己忙,为别人忙,为他事忙,为社会忙,为世界忙,从而使得心神不定,急躁、焦虑不堪。然而,“忙”已经是最终所形成的状态了,人类为什么“忙”或是说该不该“忙”都无从知晓,所以,应该由文中的“千变万化”四字与“主宰常定”四字来着手赏析。赏析1:“千变万化”,此间的“千变万化”是“主宰”(本体)的千变万化,而并非人类的千变万化(四季更替、日月交替、山林湖海的样貌等),从这一点来看人类不在“千变万化”的范...

  • 195
  • 0
  • 1
  • 0
2018.11.10 21:01

「浅析系列」《王阳明全集1》(卷上·徐爱录)(3)

原句:“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在赏析上文原句之前,先要说明一下文句中的“心”到底指的是什么“心”。“心”指的是“天心”,毫无杂质、完全纯粹的“心”,也正只有这样的“心”才能符合“理”(天理)而存在。人类的一切,包括“心”在内其实都是由天地所赋予的,没有天地,没有人类,更没有“心”。然而,这个“心”在人类受到来自人文、社会的影响之后,暂且不说心灵是否扭曲或是变异,哪怕蒙上了一点点灰尘就已经不符合王阳明...

  • 33
  • 0
  • 0
  • 0
2018.11.10 13:28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