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梁惠王下)
2018-04-27 08:52:23
  • 0
  • 2
  • 2
  • 0

第一节:

此节内容是在说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好处与重要性。

前半段:孟子从庄暴处听得齐宣王喜欢音乐,孟子说了第一句:“则齐国其庶几乎”;随后几日,孟子拜见齐宣王,齐宣王告知孟子“只好世俗之乐耳”,孟子说了第二句:“则国其庶几乎”。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说宣王好“世俗之乐”国家就治理的差不多了呢?其一、是为了引出下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概念;其二、把王与百姓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国家的全体人类都有着共同的好恶(音乐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这个国家一定会安定,一定会统一。那么,国家也就治理的差不多了。

引申:要让国家乃至世界一直和平统一下去,关键在于民众是否有可能拥有共同的好恶与观念。现如今,庞大的人口基数,要使得全民众在真正意义上统一好恶基本上不可能,唯一能够做的仅仅是确立人性的立场(善恶)。以善念作为基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诠释善念的方法,而其中相类似的方法则让一些人们群聚在一起以团体的方式去贯彻、发展、传承这份善念(拥有善念共鸣的人)。不同的团体组成一个庞大的世界善念人口基数,以不同的方向朝着共同的伟大目标前行(至善),随后,在世界范围意义上达成安定与统一。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才能达到则国其庶几乎,那么,孟子难道就真的那么肯定当代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相似或者一样吗?答案是肯定的,孟子坚信当代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一样。

引申:为什么能那么肯定与坚信的说出“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所喜好的音乐种类(类别),只是世俗对外物表现当中的其中一种,而世俗所对这些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的好恶,能够完完全全的体现出当下世俗的风气到底是如何。民风淳朴、善良、忠厚……民众所热爱的文化艺术定然不会是淫靡、浮躁、恶劣的(淫靡、浮躁的音乐的出现在圣人眼里就是一个国家毁灭的征兆)……,而,齐宣王喜欢的是在如此民风之下的音乐,说明当下的社会民风导向正确,君王认知正确,且君民同乐,共同前行,何愁国家无法治理妥善。

中间段:孟子以问答的方式让宣王自己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浅层含义(从人之常情来论)。

引申:很多时候,人会连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了。其实,不是真正的不懂,而是心里或是脑子里有一个结没有解开,从而导致怎么想都得不到正确的答案。此时,不妨试试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用最简单的问题,回答出最简单的答案(有时简单的答案也可能是真理)。

后半段:孟子以与民众相关的实例来劝诫齐宣王应该与民同乐才能长治久安。

引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其他人的损失之上,如果这样做,就有可能得不偿失。要想自己也能在社会上活的开开心心,自由自在,那么,在社交中就别忘了考虑到其他人的切身利益。这样,对于生活、事业、学习都一定会有帮助的。

第二节:

这一节,与第一节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所谓之处不同罢了。第一节是在音乐上,这一节是在狩猎上(文王与民同乐,囿方七十里,而民犹以为小;宣王囊括直辖,囿方四十里,而民以为大)。

前半段:宣王以文王的旧事来询问孟子其中的道理(民犹以为小)。

齐宣王自身:齐宣王是一直以古代先贤作为治国榜样的(文王等)。而,后面孟子所说的话,却在真正意义上告诉齐宣王你这样做民众只会以为大(四十里)。换言之,齐宣王也许本想向文王一样实行仁政、德政,没曾想得其想法与其做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引申:1、想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一定要做出与之相符的行为。2、要让他人正确的认识你,你就不能做出容易被误会的事情,谨防弄巧成拙。

全文:

全文有些奇怪。因为,不管是在中央集权的秦朝之后,还是在这之前,君王理应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人能左右其真正的想法与作为,作为百姓只有听命的份,哪里还能去议论或是“指责”其大或其小?就算有一些东西可以与民同乐,但是作为君王治下的土地(囿)而言,难道真的可以与民众分享吗?

所以,个人觉得齐宣王所划分的势力范围(四十里)是非常正确的,至少能让百姓知道君民的区别以及君民之间那条无可逾越的鸿沟。

引申:四十里是齐宣王定下的规矩,就像如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家教)一样,同样也需要在行为准则、基础认知等上面制定下严厉的规矩。否则,一旦僭越了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兄弟、姐妹的本分,这个家庭就不再是家庭了,也没有人来规范道德标准了,只会是一团糟(当然,这个规矩不像四十里那么好制定了)。

引申2:父母对于子女而言,就像君王对于民众一样,有着至高无上的尊严与权利,需要尊重与爱护。但是,上位者一般很容易唯我独尊,往往会强制下位者做其真正不愿意做的事情,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如同古时暴君一样,闹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最终无法收场。所以,对于上位者的个人修养与素质的要求会随着下一代的成长越来越高,上位者必须比下一代更加勤快地反省自身的是非与对错,正确的要坚守,错误的要及时改正,这对于自己甚至是下一代都是很好的劝诫作用。

第三节:

前半段:孟子以四人旧事来回答齐宣王的“交邻国有道乎”。

“仁者为能以大事小”:即,汤事葛与文王事昆夷。

汤事葛:那时,夏桀已经残暴不堪,而作为夏桀的耳目——葛伯来说,定然是商汤拉拢的对象之一。然而,当时的葛国在昏庸的葛伯挥霍下,百姓生活非常痛苦,且不能自足,根本无法给予商汤一个满意的答复。随后,商汤派遣商国边境的老幼给在葛国耕种的百姓送去酒饭,被葛伯知道后,一直在抢夺这些送来的酒饭,甚至在一次抢夺过程中,杀害了年幼的孩子。之后,商汤直接灭了葛国,葛国的人民也归顺了商汤。

引申:仁者不一定代表不见兵刃。即,讲究仁德的人,也需要学会变通。仁德虽以人为本,但,若当对方已经做出违背人格的事情的时候,亦可以自己的方式选择进取或自保。

文王事昆夷:已无可考……(但,在如今很多的历史典故当中,都能看出周文王的仁德)

“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即,太王整事獯鬻与勾践事吴。

太王整事獯鬻:周太王不愿意与獯鬻倒戈相向(致使自己治下的无辜百姓白白丧命),随后迁都周原。

勾践事吴:也就是妇孺皆知的“卧薪藏胆”的故事,最终用文种的“七术”保得一国太平。

列举这四者典故,是为了更详细一些的说明“以大事小”与“以小事大”的真正内涵:大与小可以说是领土的大小,也可以说是职位的大小,也可以说是气量的大小……不同的说法应有不同的认知。但是,别忘了一点,不管是乐天者也,亦或是畏天者也,他们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国家、世界的和平统一,保其国只是保天下的特例(古时,天下由不同的国家组成)。

用一张图来说明会更加的直观一些:

天命图

①、天命论:每一代都有天命,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降生时期即带的天命。

引申:天命是什么?对于帝王而言,是天下安定。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不负天地与真情。

如何才能不负?好好的传承由祖祖辈辈延续至今的处事、待物、做人的道理。

②、:“以大事小”与“以小事大”。“以大事小”:商汤与文王在成为国君(天下之君)之前,在小国(国家)为臣;“以小事大”:太王与勾践在成为一国(国家)之君之前,在大国为臣。换言之:小与大可能代表着领土(大国与小国)与职位(君、臣),即其位谋其职的能力与掌管领土的机运。

引申:旧时的能力与机运,即是如今生活当中的自我定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就一个家庭而言,有很明确的自我身份定位(父亲、母亲、子女、兄弟、姐妹等),也有很明确的作为其中一种身份所要带给这个家庭的实质(和谐);就一个社会或是国家而言,以自身的社会、国家定位与自身的禀赋为基础,以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富强作为目标,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每个社会人必须做到的事情。

③、国家安定:历来都是贤明君王的理想与抱负

④、理想与抱负:理想要正确,抱负要勇敢。以天命为基础的理想较为正确;在达成自己的理想过程中,定有很多阻碍,而我们也一定要拿出真正的勇气冲破险阻,完成理想。

后半段:齐宣王在受教后,直截了当的对孟子说出“寡人好勇”,而孟子直接拿文王、武王两位贤明之君的旧事完善“勇”之内涵。

小勇,是鼠目寸光、毫无发展眼光的人的勇;也是喜好算计、阴谋的小人之勇,也许可以得逞一时,但会失败终生……

文、武之大勇对其治下安定做出的表率(王赫斯怒~以对于天下与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即为君、为人的立场:仁德与善良。能够坚定做人立场的人,就是拥有大勇的人,这样的勇敢是永恒不朽的。

(大勇的意义:以勇为生,以仁、德、善、良为生。以勇坚守生生之道:坚守生生之道,和合天地之理,人其近于完善,苍天定不负众生。)

引申1:旧时贤明之君一怒为百姓,今朝仁人志士一怒为冲破世俗的枷锁,完善自己的人格,达成自己的远大理想与目标。真正的勇,是面对艰难险阻的勇;真正的勇,是面对淫靡诱惑的勇;真正的勇,是自我深省的勇。拿出真正的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活,你将终究无愧天地、无愧内心、无愧来人世走一遭。

第四节:

此节是对与民同乐的升华:宣王安坐在自己的雪宫中询问孟子贤者是否也有此等乐趣。

前半段:

宣王在自己的离宫(别墅)里赏玩游乐,但也不忘与贤者看齐。

第一句:人物,齐宣王与孟子;地点:雪宫(不单指地点,而更指游乐方式);忧患意识,贤者;自我反省,此乐。

引申(类比):宣王类比于上班族、学生党;雪宫类比于如今人们所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如手机、电脑等;贤者类比于自身的修养、素质的提升;此乐类比于上班族、学生党对如今自我娱乐休闲方式的反思。简而言之:如今的人们应怎样正确选择自己的休闲生活方式。

深引:初心、从小受教培育的人格、修养、素质等为什么在渐渐消失,且还不自知?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碰触它们了,不再碰触的东西,难道会在将来某一天突然跳出来来守护你的一切吗?不会。

现如今的人们必须每天花半小时捡起旧时的初心碎片了,回想自己所真正拥有过的与真正想要拥有的东西,久而久之养成自省的习惯,一个人所不能失去的东西,一定会慢慢地回来的。因为,一天就24小时而已,一年就365天而已,一生就100年而已。

第二句:重点词,“上”、“非”(在与民同乐的基础上增加了“忧”)。

引申(类比):“上”,垂直的臣属关系,且上位者的存在是必然条件。古时:君民的垂直关系,君王是代替天地来执行对百姓的管制的,当君王不再为百姓着想的时候,其所拥有的天命就消失了(下台);今时(用三个垂直关系作比):1、公司里上司(老板)与部员的关系(先由老板创立公司才有部员);2、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先有父母后有子女);3、世界上天地与人类的关系(先有天地后有人类)。作为部员、子女、人类的我们必须要感恩老板给我们的工作机会;要感恩父母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要感恩天地所提供给我们的一切,这是作为下位者必须拥有的修养与素质。然而,上位者也必须与下位者共同来创建其所构建的生存环境(公司与家庭),否则这样被辛苦建立起来的大环境有朝一日必定会破碎的。

后半段:即齐景公与晏子的旧事。

看似相当长的一段引用旧典,其实就是说,君王外出巡狩不是去流连荒亡的,而是去救济和补助的(类似于《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引申:即上位者对下位者也应有相当的救济与补助,这样才能使得大环境更加的牢固。老板必须对部员述说其当初建立公司的企业理念;父母必须对子女传输做人的经验、教训与营养;天地永远在供给人类的生命所需。

第五节:

前半段:

宣王就明堂是否要拆向孟子寻求意见。

从宣王的询问过程中来说有“人皆谓我”的情况。即,就算宣王本就有主见不拆,也终究敌不过众口(难辨),最终找到圣人孟子寻求最终的做法。

引申:每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遇到困难,而在遇到困难的同时,身边的人也会向你提出意见。这些意见不尽相同,还则罢了,若这些意见如出一辙,也不要直接采纳与实施(有时也不一定正确),一定要在决策之前寻求能完全站在自己(利益)立场上的人()的意见,再通过自己的理性判断,做出最后的决策,随后实施(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哪些人是能完全站在自己立场上来帮助帮助自己出谋划策的人?

答:父母与亲人。

、为什么?

答:父母与亲人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人,你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你成为他们的心头肉,掌中宝。无私的奉献哪怕对于他们自身而言都悉数给了你,当你在外面受到什么影响与磨难的时候,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站在你的身边,重新劝慰你与保护你。

、怎么做?

答:在十字路口的选择关头别忘了家乡还有你的老父老母,正等着你回去给你出谋划策呢!

然而,孟子给予宣王的答案非常的明确很直白:“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引申:若是有人在某件事情上占据着绝对真理,就必须对其结果据理力争,坚定自身的立场,不能松懈与退缩。

中间段:孟子以文王“耕者九一~罪人不孥”与“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来说明明堂存在的重要性。

(第一小段,即:“耕者九一~罪人不孥”属于国家政治、经济内容,故不方便引申。)

引申:其中的鳏寡孤独正好能衬托出如今较为纠结的社会现象:“空巢老人”。鳏寡孤独,除了因为意外、寿终而去世的,剩下的造成其“无妻”、“无夫”、“无子”、“无父”,其实都是孩子所造成的:从小看着你长大的人,在他们老了以后,自我行动不便,却又十分无助,也不能把远在他乡工作、学习、深造的你们唤回来陪伴他们,在这样的空虚落寞的煎熬中,老人往往会郁亡,从而导致上面的四种情况。古时,人口较少,周文王也有心去关照这些孤寡老人的生活。而如今,国家在面对人口基数那么庞大的情况,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对老人的呵护只有他们亲手养大的孩子们才能去反哺。

末段:周文王所做的一切把钱粮都几乎尽数归于民众,而好货的宣王可能无法与之相比,故孟子再次以公刘旧事来开导宣王。

引申(接中间段):哪怕作为前辈的子女与作为后代的父母真的是无可奈何地为了家庭的瞻仰与延续而拼搏,但至少也要为家人留下一些物质与精神上的念想,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与家人共享天伦而坚定全家人的信念。

此节内容若以生活发展的角度来看,就是祖孙三代的生活情景:爷爷为在外拼搏的儿子出谋划策,儿子为孙子的生活在外打拼,女儿为等儿子回家共享天伦而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

第六节:

此节承接上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之后为“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之“好色”的齐宣王与孟子就“色”所展开的探讨。

前半段:孟子以周太公旧事,引出“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来说明当时的男女完全相配对,毋有多于的未成对之人。

后半段:以男女配对之事导出职位与责任的配对,若不配对则会产生“弃之”(绝交)、“已之”(罢黜)以及君王的灾难(下台)等情况的出现,更会对其所处的大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即(对自身的影响):

则冻馁其妻子→弃之

士师不能治士→已之

四境之内不治→下台

(对大环境的危害):

朋友不称职→两个人的友谊破裂

士师不称职→国家管理层的动荡

君王不称职→百姓生活水生火热

警示:、在其位不谋其职的人;、与友交而不诚信的人;、拥有一切而不珍惜的人……最终都会失去一切。

引申:现如今,不同的大环境中若每个人不尽其责而擅离职守,则会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造成一定的危害。

、职场:老板与员工不尽其责,则某某公司摇摇欲坠。

、家庭:父母与子女不尽其责,子女受不到好的教育,父母也无法以身作则教出人格完善、修养素质良好的孩子,甚至使得孩子成为家庭不和谐的因素之一:不仅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可能还要饱受饥寒之苦。

、个人:个人生活不尽其责,做人没有底线、没有希望、没有目标,没有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样的人最终定然会迷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那么,如何去为自己应该负责的东西负责呢?孟子用周太公对其妻子的(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做法,就很明确的点出了一个道理:好货、好色等皆是人之常情或人之所需,只要珍惜、爱护、不辜负(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对他们的“好”),就能够长期保有,且对生活、认知、修行毫无影响。

第七节:

此节是以孟子所观察到的现象“今日不知其亡也”而对齐宣王所展开的关于如何正确选拔人才来治国的劝导。

“前言”:第一段,其实是孟子在呈现当时齐宣王身边大臣的任免情况(亡)。然而,这个“亡”代表的是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或被罢官,或自己请辞,并非有才能之人(原因有二:其一、若是有才能之人,齐宣王不该用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应该用吾何以识其才而用之;其二、从历史文献‘宣王独缺一爱’中,也能看出齐宣王并不是一位能识人的君王)

引申:可以说在一些无能之人“霸占”朝堂的时候,有才之人只能屈居人后,难免会有打抱不平的时候。但是,个人觉得,真正有才的人是无需以任何方式去证明自己有才能的,真正有才的人其本身的存在就能够以其独特的气场赢得他所想要获得的东西,不一定要以更高的位置、更大的权利、更丰厚的利益来衬托出他的有才。换言之,真正有才的人,只会选择(做更好的)自己,而不会选择(成为)他人(的什么)。

第二段:是齐宣王承认自己没有识人能力的一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段。按照事实常理而言,“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不应该是在出现状况后才问的,而是应该在任免大臣之前就应该询问的,否则也不会出现“亡”的情况。

1、若是齐宣王知道自己没有识人的能力还以自己的步调去选拔、任用大臣的话,可以说齐宣王对于国家的管理过于随意,甚至权当儿戏,这样的君王是不值得被托付天下的。

引申:每一件关乎己身与他人的生命(活)利益的事情,是重于一切的事情,绝不能儿戏与随意,否则其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2、若是齐宣王并不知道自己没有识人的能力,而就听凭、放任其左右或是大夫之言来任免的话,只能说齐宣王个人缺乏主见意识,且并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代君王肩负多重的使命。

引申:每个人所为之事、所言之语、所想之物,都是自己为其负起全部责任的,没有任何人能为你的所作所为负责。然而,在处事过程中定然有艰难险阻需要他人帮忙,碰到能为你的事情负起他应有的责任的人还则罢了;若是碰到不仅动歪脑筋且还把事态导向负面境地的人,如果再不用自身的判断做出最后的决策的话,同样会造成与1相似的后果。

另:对于“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而言,是一种万能句式,且孟子在第三段的回答也都适用于任何填充句式,即:吾何以识其不XX(褒义)而XX(贬义)之(以下就吾何以识其不贤而弃之为例)。

第三段:孟子以“不得已”、“可不慎乎”来说明任免大臣所需要的精神品格;以“国人皆曰可,则可”来说明任免大臣的标准。

由“不得已”而使卑逾尊、疏逾戚的做法是不慎重的做法,此之“不得已”无非是碍于左右、大夫的面子或是人情,让自己的选择只能跟从“左右”、“大夫”的判断来任免大臣。

引申:现如今,因为处世的难度越来越大,必须要依靠社会上的其他人才能让自己在社会上立住脚跟,而就在依靠当中即埋下了“不得已”的祸根,很多人的处世变成了面子处世与人情处世,的确,这是事实,但也确是悲哀。

孟子对宣王的劝导,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刚正、正直,且谨慎谦虚,如若不然,则“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然而,为什么说“不得已”的人情处世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呢?是因为,人情处世定然是私人(个人或是两人)处世方式,若是不涉及到大众的利益那就还好,一旦涉及到大众利益(以“左右”、“大夫”之择为断),这份私心就可能变成一人或两人的私欲,随后对家庭、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与后果了。但,也不是说没有方法来解决私欲的产生,只要把利益面扩展到以整个人类为基础(国人皆曰可,则可),为人类的发展而去思考与行动,两人的私心(私欲)就变成了为民众带好头、做好事的奉献之心了。

接(另):吾何以识其不贤而弃之。即,交友之前应当思考的问题:我如何判断这个人不是一个人好人而拒绝和他做朋友。以孟子的“不得已”、“可不慎乎”与“国人皆曰可,则可”来看,就非常的简单了:首先,不随意接受来自他的人情、给予和请求等;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若是一定要与其相交,必须要谨慎的说话、谨慎的做事。如果这个人真的不值得交往,他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最终一定会被世人看到,当国人(世人)皆曰不可的时候,你也无需和他交朋友了,因为,自然而然的被整个社会孤立的人,没有人会再逼迫你与他交往。

所以,希望在生活中面临进入一个大环境或一个大气场的时候,用齐宣王的这句话套用一下自己觉得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再用孟子的劝导来提点一下自己,这样可以规避很多风险与恶劣影响。

第八节:

此节其实就是在探究人于家庭中、社会上的“身份”问题对一个人的发展之重要性。

夏桀与商纣共同拥有三种身份:

第一、人类(基础身份)

第二、君王(职业身份)

第三、一夫(发展身份)→因此身份而后被讨伐终结。

如今,百姓依旧拥有一定数量的身份来让整个人生完整:

第一:人类(基础身份)

第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师长等(生活身份)

第三:事业(职业身份)

第四:除以上三种外(发展身份)

注:基础身份与生活身份亦可统称为个体(初始)身份;职业身份与发展身份亦可统称为社会身份

引申1:我们拿着个体(初始)身份走进社会(个体身份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作为基础的),正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的身份,从而能够保证己身在走进社会之前拥有纯良的性格、人品与修养等(“一夫”理应是走不上真正的社会的,也无法长期拥有社会身份);在步入社会后,社会的导向与属性也能够被完全的定性,从而使得我们有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

引申2:要想长期拥有社会身份,一定要遵循个体身份,不能做出背离这身份的事情。哪怕本是纯良之人,若是在社会身份中做出了违背个体身份的事情,也会遭到社会的唾弃。另言之,哪怕某个人为民谋过福,但也重重地伤害过人民,这个人依旧会成为众人的讨伐对象。

引申2.1:要想长期拥有自己喜爱的社会身份,亦不能做出违背当下身份的事情,一旦相违背,他就无法再在他喜爱的身份中继续下去了。

换言之:、人不能做出违背人性底线的事情。、人不能做出背叛自己所热爱之物的事情。否则,都会成为“一夫”,被讨伐与唾弃。

反言之,人要想在家庭与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做到与身份相称之事:对于个体身份而言,就必须做到仁义礼智信或情恩礼智善;对于社会身份而言,就必须遵循社会准则(人道主义准则)来做事。

引申3:社会身份不该盖过个体身份,否则会被动或主动引发人性弊端。即,交友或恋爱变成了与其之“外絮”(社会身份)相交,不免有什么目的或是非分之想。其实,所有的“外絮”都是由“内絮”(个体身份)所创造的,交友或恋爱势必会走入他人的“内絮”,若是被“外絮”所迷惑,往往会步入深渊而无法自拔。

第九节:

全文所出现的两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可谓全节的节眼,不管是以“为巨室”的匠人也好;还是“壮而欲行之”的百姓也罢;亦或是“雕琢璞玉”的玉人,都被冠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从而引发为人处事中不可小觑的细节问题。

引申1:

自信与自负

人需要自信,但是当这份自信超越了任何人的存在之时,这份自信就演变成了自负。

自信与自负的区别(为什么自信可取,而自负不可取):

自信:是把自己所认知的事物拿出来,放在台面上展示自己的想法,但还未短论是非,对错。

自信(2):在自信之后也不应该是傲慢与娇纵,理应是谦虚与恭敬的态度(在同个台面上指出你错误的人,必须恭敬学习;在同个台面上称赞你正确的人,必须谦虚接纳,勿让狂妄之心诞生)。

自负: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强加于他人(事、物),并强行改变他人的想法与做法,且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一个人的是非对错并不是他自己对自己下的定义,而是需要经过时代考验的,是时代考验之后所能够留在这个社会上继续传承的产物。可幸的是,华夏民族的生命历程经过了上千年的考验,一些真正正确的事情早已露出水面,供给大家来模仿、学习与传承。

换言之:当一个人开始认为自己无比正确的时候,她即将败的天崩地裂。

而华夏民族文化的真正魅力也就在这,它永远不会自负地认为自身多么的正确,只是默默地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让正确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考验,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而在这块烙印上镌刻着真正的“自信”二字(民族自信)。

全文出现了四类人:

第一类、工师

第二类、匠人

第三类、百姓

第四类、玉人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四类可以归结为一类后天精修锻炼出来的拥有一定技巧、技术的人。

而第三类可以代指那些拥有天赋,拥有绝对个性的人(绝对个性:天赋是一个人的绝对个性,此个性不能被人所模仿学习,也无法被人为的篡改)。

引申2:

对他人的能力、技术、技巧、所精通的东西妄下定义或妄作评论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也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引申3:

该如何教育拥有天赋(绝对个性)的孩子?

1、需最大程度的“放任”天赋对孩子的恩赐。

2、尽父母、长辈所能规范孩子的本性(人的共性)。

具体:作为传统家庭或传统教育而言,孩子(们)的成长教育应是以“6+1”的模式来完成的,即子女的双方祖父母与子女的父母6人共同来教育孩子。而对拥有绝对个性的孩子而言,其绝对个性应当来自基因传承,也就是说其个性一定继承某一位甚至某两位到三位家长、长辈,此时的6位家长应在共同教育孩子的本性基础上,让一位到三位拥有与孩子的绝对个性所相仿的家人,对其绝对个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鼓励与扶持。让孩子在享受到真正本性的教育下的同时,也真正充分享受到天赋对孩子的正确恩赐。

引申4:

拥有精修或熟能生巧的技术的人应该如何更上一层楼?

在自信的同时,吸纳其他类别(行业、职业等)的基础经验与教训,以供自己正确的发展。

说明:在隔行如隔山之前, 其实大家都在山脚歇息,手足皆能相碰。而大家却是因自己的兴趣爱好(普通个性)开始攀爬属于自己的那座山,慢慢地从还能相互眺望,最后到了一叶障目的境地。如若在怕自己这座山的时候,能够不忘山脚下所一起学到过的基础知识,那么,定然对日后的生活与创造由很大的帮助。

另:简言之,对于拥有绝对个性的孩子而言,他们不需要再去寻找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大山了,这绝对个性就是他们的大山,在一切繁华落尽之后(通过孩子的自我耕耘以及父母、亲人的帮助,他们与生俱来的大山,会从杂草丛生的荒山变成受用终身的青山),他们能看到掩藏在这座大山之下的真正财富。所以,别泯灭了孩子的绝对个性,保护他们、善待他们、鼓励与扶持他们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这是上天赐予您们的掌中宝。

第十节:

第一段:根据史实来看,燕的失败是由于内耗而让齐国有机可乘才导致的,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燕弱于齐,或不敌于齐,毕竟在齐宣王的话语中也能看出一些: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引申:处世为人,应该多看看自己的内在,是否完好无缺,有没有让社会、世界之负面影响有机可乘之处。做好一切的面对准备,再出发,会比盲目的踏上社会来得更值一些。若是让自己千疮百孔的跟上社会的潮流的话,无孔不入的潮水会淹没每一个在身上的漏洞,想不随波逐流都很难做到。当自己的这些孔洞被水注满以后,我想,也许谁都无法再认出你了吧?

引申2:最愚蠢或是最不值得的就是做内耗的事情。如今不像古时那样,吞并或是占领都是单方面的利益,很少有两败俱伤的情况,但在如今,小到个人的发展,大到整个世界的和谐,若是做内耗的事情,必定两败俱伤,毕竟世界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地已经把全人类的真正利益绑在了一起,息息相关,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这样的关系。若是依旧着眼于眼下、当前的利益,使得整个世界依旧存活于你争我抢的境地,只会被第三者嘲笑与戏耍(第三者: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自己的竞争者;对于世界而言,就是平行世界中的其他族群),只有联合自己的朋友,甚至是竞争者才可能完成共同的目标;只有联合了不同的力量,才能够永恒的在这个世界上繁衍下去。换言之,生存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与目标,只有在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哪怕要去爱自己的对手),才可能拥有相似的行径与步调。

第二段:简言之,即是每个人(包括君王)都要做对整个人类有益的事情。

引申:不仅仅是领导人需要做对人类的生存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更是每个百姓都有义务和责任做出对人类生存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无忧无虑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引申2:那么,我们要做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很简单,也许就这四个字:学会生活。学会生活,包括了所有人类赖以生存以及人类必须去守护的东西。人类拥有了这些,也就拥有了生存的前提,而生存亦是生活的前提。每个人对生命的认知都不尽相同,每个民族对于生存的概念也不尽一般,只是希望作为人类的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到生活上来,不做内耗的事情,从尊重、致谢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也就为整个人类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一丝属于自己的贡献。

第十一节:

此节承接上一节,说明了齐国讨伐燕国之后产生的问题:诸侯多谋伐寡人者。

此节,即是在说明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能并不是很形象,但是细细品味依旧还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诸侯因为齐国征讨燕国之后,对燕国所做的一系列不堪的举动(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随而才引发的暴乱或是讨伐的呼喊声。考虑种种,诸侯之所以会暴乱或是讨伐,不就是因为百姓又再次在齐王的手上过上了水生火热、家破人亡的生活了吗?与齐国当初讨伐燕国的初衷是一样的——至少,想让百姓有一个较为安定、平稳的生活。

引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古时,一直是探究君王与百姓之间的关系的最好的俗语,且非常的形象与有用。然而,在如今,国家上下一心,已然没有了较为明显的君王与百姓之分,留有的仅仅是作为人才的我们对国家的贡献与效力。即,这个时候的舟,也更多的象征着自身能力上的运用;这个时候的水,也更多的象征着认知导向与最终选择。

人有能力,不需要暗自庆幸;人没有能力,也无需黯然神伤。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人的存在都一定有其特定的道理,哪怕他不用能力来生存。然而,作为人类自我的认知导向与人类自己做出的选择与决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以及现在,都是决定自己是否继续拥有能力,或者是否有机会拥有能力的标准与准则。潮流或是激浪,会无情的考验每一艘想要横渡它到达彼岸的小舟:有些人(们)选择错了前进的道路,被卷入毫无生还迹象可言的旋窝;有些人(们)即使选择正确了前进的道路,却被周围的小舟们带进了深沟,而永不复出;只有那些不仅朝着彼岸前行,并且坚定着自己的初心与信仰的人,最终才能听着身后呼啸的狂风巨浪,站在坚实如盤的土地上,踏上他们最后的征程。

第十二节:

此节,“将心比心”是最为明显的道理,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小问题确是“先入为主”的思想方式。

此节中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方式并不建立在事情本质上,而是在从小的家庭教育当中:是先考虑自己的不对还是先埋怨他人不尽人意的做法(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在原文中孟子的答复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邹穆公对百姓并不好,但是邹穆公却要百姓在战场上为他舍生忘死,这样当然是不可能的。

引申1:考虑自己亦或是埋怨他人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只是幼时家庭教育当中非常小的环节之一,还有更多的教育要点在其中。而,这些要点的灌输会成为孩子日后待人接物、处世为人的第一反应(方向、角度等),就如同邹穆公经历了与鲁国的败仗之后,第一反应却是想要杀害百姓(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而不是检讨自己是否对百姓有恩、有德,才能使百姓为他付出生命。

引申2:先入为主的思想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当这种思想变成了理所当然的索求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从而让自己抓狂或陷入窘境。换言之,让自己大跌眼镜的不是我们不会的,也不是我们谨慎操作的,而是在情愿当中认为某事物一定成功的、一定如此的最为致命的主观臆断。

在第二段中,孟子引用了曾子的话来把整个道理阐明的非常准确,每个人定然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或是收获成果(有些因果循环的道理)

引申3:(侧引)莫要以为自己做出的坏事在当下没什么恶果(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有的时候恶果的出现就代表着生命的终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莫要以为自己做的好事在当下无法收获成果,有的时候成果的出现能够以生命相抵,虽处绝境,但无命忧,生命的存在高于一切。

第十三节:

此节,滕文公看不见作为一个小国在两个大国夹缝间生存的希望,从而选择归顺、侍奉其中一个国家(其实,作为古代而言,哪怕是小国,一国国君理应是无法轻易的说出侍奉大国的话语来的。因为,这就意味着灭亡)。如果滕文公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对孟子说的应该是:我滕国作为一个夹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生存的小国,我应该如何保有自己的国度呢?

引申:生命、生存、生活的希望始终不在他人、他事、他物(齐国、楚国)之上,而一直存在于自己的信念与勇气之中。

内容:齐、楚对于滕国而言是绝对实力的存在(弹指一挥间,滕国即化为齑粉)。滕文公已经准备自我放弃对滕国的治理与保有了,然而,孟子却依旧劝诫滕文公与百姓一起坚守城池,甚至在有限的时间里给滕国留下一些风土人情。

延伸:当社会、生存环境变得糟糕、不尽人意或者恶劣的时候,我们都可能成为(或是本身就是)滕文公(放弃自己的初心,随波逐流——放弃滕国的传统而并入齐、楚)。然而,我们身边没有像孟子一样的人,提点我们的抉择。不过,当我们看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知道:生活中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与信念(凿斯池也,筑斯城也);牢记幼时、初时良师益友所给予的启发与教育,洁身自好(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待当有朝一日生存、生活、学习、传承环境变得与先前一样美好的时候,再去施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第十四节:

此节是上节的承接:

第一段,滕文公就齐国要建立薛城的举动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害怕的情绪。

说明:齐楚两国(泛指大国)可代指如今社会上已存在的强大“势力”(势力强度明确,而势力属性并不明确:不知好或坏),而滕国(泛指小国)可代指已经存在或即将存在(还未在社会上立足)在社会上的单薄、柔弱、新兴势力。后者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非常容易被欺侮、吞并以及极度影响的势力,甚至是直接能够被强大“势力”改变其本真属性的“势力”。

引申1:作为如今社会的新人,走上社会后到底会遇到怎样的“势力”不得而知,出现害怕、紧张、焦虑等的负面情绪是相当正常的事情(因为,由这些所谓的“势力”形成的社会环境,必定不是自己所熟知的,否则根本无需害怕、紧张),而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用孟子的话而言即是:强为善而已矣,就今天来说,就是做好自己,把握好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做强做大,哪怕只有一亩三分地(滕国较齐楚两国而言),也有自己的立足之处。

第二段:

孟子先以周太王因狄人入侵而举族搬迁的事情来说明了周太王并不是害怕而搬迁,而是因为爱护治下百姓而搬迁,不愿意用战争的方式保存残留的国土,而是以搬迁的方式留存珍贵的人民(人民是一切再生力量的基础)。

引申2:若是社会上的“势力”侵害到了自身的包括信念、勇气、善良等人格魅力的存留,可以选择退守而不进取或不随波逐流。如同周太王搬迁一样,若是真的到了这一步,我们可以带着我们自己的信念、初心、勇气、善良,寻找另外一处可以让这些东西容身的地方(太王治下的人民对于太王而言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而我们从小所学所懂的道理、信念、初心、勇气、善良等,对于我们也一定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随后,以善政必称王的道理说服滕文公不必为周遭的变数而影响了自己沉稳的步调(而能否在当下称王,只是天意使然,更无须人为的担忧)。

说明:古时,每一代的善政能给后朝或后世带去很大的收益(包括民心、经济、军事等)。若是几代、几十代君王都如此做而无法成功的话,真的只能归算为天意了。

引申3:今时,规劝自己走在人类的道路上,积善成德,修身养性,无需多关注并不在这条路上的其他“生物”所做的什么事情。这样,不仅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更能成为后代的标榜,成为后代效仿、传承、发展、创新的对象,这是人类必然经过、走过的道路。换言之,这几千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华夏民族从上古时代延续至今就是最为有力的(人类成功的以积善、从德等为基础活下来、传下来)证据。

第十五节:

此节依旧是滕文公对于滕国的“琐事”在烦劳孟子,而孟子给予的回答愈加的高明与有效。

第一段:滕文公说明自己日常对于大国的所作所为,但是并未换来和平的状态。

第二段:

第一句、昔者大王居邠~不得免焉:

说明:这一句话说明了周太王对狄人的侍奉过程,但是依旧未得和平状态。好似《六国论》中六国对秦国的侍奉一样: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唯一的区别是这个时候就只有周太王和狄人两个势力的存在。

引申:(类比)文中“侍奉”类比如今明显的社会地位差距(明显的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垂直差距或强势对弱势的垂直差距);文中“威胁”类比平等、互助、完善的人格等。其实,每个人在走上社会之前,是没有明显的差距的,唯一存在的差距是阅历、经验的差距,除此之外,人是几乎平等的存在(我有我的认知,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能力,你有你的天赋……)。而,若一旦在本质上出现了差距,形成了所谓的“侍奉”的阶级情况,则会对上位者与下位者的人格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出现人格缺陷:认为人生而不平等、认为不该互帮互助,认为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所作所为是理所当然的存在。所有种种,只会让社会生活变得更糟,只有当社会上的“势力”强度趋近于平衡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才适合每个人去生活。

第二句、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从之者如归市:

说明:此句重点在于“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其意为:当时太王所侍奉的狄人是想要周太王的土地,势必会发动战争。战争的目的是土地,而战争的结果无非就只有两种,其一、守住;其二、没守住,而最本质的结果是必然会死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如今却变成了夺取人类生命的东西。

引申:(类比)文中“土地”类比成当今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社会属性,在走上社会之前,对社会定然都抱有想要报答其养育之恩的雄心壮志,也抱有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当新兴势力,满怀信心地走上社会后,看到的却是对己身的信念、勇气、善良、初心等的考验和磨砺,甚至是伤害,还得为了生存忍气吞声的坚守自己的物质财富时,他们还能坚守住真正要坚守的东西吗?在这个时候,我想是否能效仿周太王守住该守住的人民(我们守自己的心性与人格),短暂的放弃土地(我们短暂的放弃变得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呢?

第三句、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或是效仿周太王,亦或是坚守土地而让百姓倍受苦难(磨砺自己的人格与心性,尽可能的保留自己的准则与规矩),这都是自己的选择,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只有社会与世界知道(你被磨砺了什么,你挣脱了什么,是好是坏,已然没有检验标准,只是说,你还是否拥有一个人应该拥有的东西,这是唯一需要在乎的事情)。

第十六节:

此节看似内容非常多,而且情节有所转折,其实此节内容就分为鲁平公见孟子的过程和孟子对鲁平公最终没有与他相见做出的表示两大内容。

第一分段:鲁平公因为臧仓对孟子的说法,把原本要去见孟子的事项给停止了;虽然在此之后孟子的学生乐正子极力向鲁平公推荐孟子并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还是因为前者是其近臣,而后者只是官员的原因依旧没有去与孟子相见。

(说明:臧仓代指进谗害贤的小人)

第二分段:孟子把鲁平公无法与其相见归咎为天意,说明臧仓的存在并不能够阻止他们相见。

说明:鲁平公如果坚定自己的信仰要去见孟子,也的确不会被臧仓所左右,依旧能见到孟子;鲁平公如果听进了乐正子的劝说,乐正子也定然会向鲁平公引荐自己的老师孟子,鲁平公也能见到孟子。

引申1:在社会之中,不管是学习、工作、生活亦或是交友,要选择自己认为真正正确的事情去做,而且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已经下了一定程度的决心,否则也定然会被他人所劝阻、所左右,一旦听信错误的观点,导致了不好的后果,其所造成的影响只是对于自己而言的,和周遭环境并没有什么关系,周遭环境不会因为你的受伤而感到悲伤。

引申2:人有其特定的社会属性,而这个社会属性是建立在人们“互帮互助”的基础上的。一个人能够听进怎样的人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也奠定了他日后发展的基础,有的立竿见影,有的日久见人心。就像文中鲁平公听进了进谗害贤的人的建议,错失了与亚圣孟子的会见,可谓遗憾终生。而,如今,不管是谗言也好,忠言也罢,其所导致的结果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有的蒸蒸日上,有的节节败退,都只因当初所信的建议是否正确。

另:当然,别人给的建议有的时候必然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看待,有的可以执行,而有的并不能执行,甚至有的违背自己的初衷。所以,对于事情的决策来说,还是有一层自己的保护层存在的。

引申3:(以交友为例)A和B是好朋友,A听别人说C这个人品行很好,想去见个面、交个友。当B听说A要去与C见面的时候,站出来向A诋毁C的人格,A就朋友的面子来说,停止了这次会面。但是,A没有停止对C的关注,在不久之后,C成为了XX的公众人物,且被民众追捧信赖,A此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与B断交。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