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
2019-03-02 20:03:29
  • 0
  • 0
  • 0
  • 0

第一节

此节出现了如今都耳熟能详的三大俗语: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赏析:因此句是以古之战场作为背景的,所以不管是天时还是地利,亦或是人和,都是对于战争而言的,而如今,已然没有了“战争”的说法。

说明:原句中,天时、地利、人和以转递关系作比,衬托出在不同的战争胜败情况下,哪一要素最为重要。然而,不同的环境或是场合中,定然拥有不同的运用方法:1、天时+地利=人和(说明人和的前提是天时与地利双要素的同时存在);2、天时=地利=人和(在人世间不管哪个要素都非常的重要);3、天时=地利,地利=人和(天时创造地利,而地利创造人和);4、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与人类共同的终极目标)……在以上4种假设中都用了等号,还可以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这都有不同的解释与说明。

引申:那么,当然要细说的是这第四点,即,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如今不再有战争的叨扰,生活已然变得安全舒适,人类所需要去谋求的人生目标理应不再是完全简单意义上的和平了(或是在这和平基础上不求上进的目标),而是在和平基础上人类所能够达到的最大程度的精、气、神的修养,让自己找到真正的归宿——天地、万物(因为我们从那里来,我们也终将回到那里去),这理应是作为人类自身这一生都要追求的目标吧。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赏析:此句还是针对君王的讨伐来论的,若是延伸到生活当中,理应有着更精彩的一面。

赏析2:“道”是此句中心字。

说明1:此间的道,有(老子所谓的“道”的影子)很多层面上的意思。1、为人的准则、标尺。2、人之常情。3、与人和的意思相近(上下文承接缘故)。4、人类真正能够走下去的路。5、道义。

说明2:道,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道代指天地、万物之道(真理);狭义的道代指所有与人类有关的“道”(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世界)【道理、人伦、常情等】

引申1:顺从人伦、常情,理应能够在人群当中生活;为人有底线、标尺,理应不会受到社会、国家等的封杀或摒弃;做事讲求与人为善,理应无愧于天地、万物或是人心,则不会被恶事了结其心。

引申2:天地、万物之道早在人类降临世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人们应当顺从,听命;人世间的生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或是意义,我们所要做的仅仅只是“为己”与“为()己”,从而使得自己与他人与生物们能够一直走下去,直到不得不被灭亡的时候。

3、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助”为此句中心字)

说明:人,是群居的个体,人可以一个人生活,但无法就这么一个人活下去。当,人世间再无一个人与自己有交集,他也即将回归故土,重新轮回。且,在现时,已经不像先前那样,一群人(臣子、民众)去帮一个人(君王)得到什么(天下)了(那时,若不帮助天子,百姓或是臣子都无法安生),人,必须要主动的走进社交群体,走入社会,让这个社会知道你的存在,让你自己知道在社会中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正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看到更完整、完全的自己,不让自己消失在自己的眼前。

引申:的确而言,不同的时代风气,有着不同意义上的“上位者”与“下位者”,也许有一大批人喜欢如此的社会感觉,也许也有一小批人并不怎么喜欢如此的社会感觉。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却垂头丧气……这都相当正常,毕竟不管是社会还是国家、世界,都是由不同的现实人类群体所组成的团体。然而,自己是在怎样的群体中受教、成长、生活、成熟的,自己又是为何不得不离开从小培养自己心志、心性、良知、善念、德行的团体的,而必须要进入一个完全未知属性的团体的,这其实都还是未知数,只有自己在闲暇时才能找到答案。不过,希望在找到这属于你一个人的答案之前,先不要判断善恶、好坏、对错,以免做出令自己可能会遗憾终生的决定,若是一定要判断,那就先远离这尘埃,去远离世俗的地方走一走,看看自己到底还能找到怎样的人生轨迹,也许,答案不在咫尺,而是在眼前。

第二节

此节,看似内容纷繁。其实,孟子是在告诉景子:倘若齐王不礼贤下士主动找寻孟子询问治国之法,他就不是称病(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就是逃亡(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说明1:前半节(孟子将朝王~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中有一个小故事,即,孟子以患病之事推脱齐王的召见,而在第二天却参加了(东郭氏:齐国大夫)吊唁之事。另言之:孟子宁可出席大夫的吊唁,也不愿意受齐王的召见。

赏析:应与红白喜事无关,而是前者以君臣关系相处,后者以朋友关系相处。君问臣子以治国要事,却使人召见,这降低了自己的名分之事,孟子断然不肯做;而,朋友大难(死亡),出于礼义,即当主动登门拜访(吊唁)。

引申1:作为古之先贤的孟子而言,他有能力也更有实力让君王主动去找他询问治国要事。而,在没有真正的所谓的贤者存在的如今,要想让自己有所进步与提高,就必须摆平心态,虽不需低三下四,但也不能趾高气昂,人们只能在互相交流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中,缓慢的前行。

另引2:如今对于平民而言,已无君臣关系,或是说君臣关系更多的被包含在了师生关系当中。不过,对于师生关系来说,也已经没有了所谓的“礼贤下士”的真正说法(即,前半节中,孟子的做法应当是没有了),或是说对于“礼贤下士”而言,更多的是偏于中庸的“教学相长”(在天赋、学术、个性方面的一定程度上,老师与学生是一种互相学习的状态)。然而,毕竟闻道有先后,就算再拥有如何的天赋、如何的才能,都需要对长者、贤者、能者有一定程度上的恭敬与谦逊之心,如此以来,师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教学内容不仅包含了学术、技能等实际的生活能力,更包含了待人接物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素质)。

说明2:后半节与前半节意思相仿,用伊尹与管仲的例子说明了“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的道理。再加上“而况不为管仲者乎”的自恃,就是在说明,孟子是需要齐王亲自登门拜访的贤人志士。

既然意义相仿,就不再从大意上赏析,仅拿其中两段小文做一些浅论与引申。

1、“天下有达尊三”~“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赏析:作为儒家学派的传承人而言,定然不会是真正举“爵位”为首要例子,只是为了“间接讽刺”齐王对孟子召之即来的随意对待。且,在后句论道德之时,提及天下与人民,即是对“爵位”与“年龄”的囊括说明。

引申1:如今,天下有达尊N。此“N”包括了善恶、对错、是非、美丑等的双面或是多面,已经不能像旧时那样轻而易举的做出选择和决策了(到底自己应该以什么为尊),成为拥有社会属性的人之后,也就走进了这天下,而这天下到底以什么为尊,有时显而易见,而有时却又迷雾重重。而这,唯一的标尺与准则(应以什么为尊)依旧还是古之圣贤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也幸好,对于华夏民族后代而言,有史可循,有路可寻——在读过圣贤书后,若是觉得人文社会与之相符,则大胆的以人文社会为尊;若是觉得人文社会与之不符,则谨慎的以圣贤为尊,待到有一日,人文社会与之相符再走上社会也不迟(毕竟你读过圣贤之德)。换言之,古之圣贤会告诉你天下真正应该以什么为尊,很多答案都在圣贤当中。

引申2:当你知道了该以什么为达,什么为尊之后,应把这些达与尊放在同一平面上来持有,不偏颇的对待,如此这般,你既不会“过”亦不会“不及”。

2、“故汤之于伊尹”~“故不劳而霸”。

赏析:此句说明了君臣之间的关系是由师生的关系来作为基础奠定的。然而,商汤与伊尹;齐桓公与管仲也只能创就当初那个时代的佳话。

反引:如今,谁也没有称霸、称王的愿望,谁也没有圣贤的礼义。作为凡人而言,只需知道万物众生是在平等中、和睦中度过其一生的,理应尊重以不同方式存在的生灵们,给予他人以我们的真心、真情,收获他人给予我们的感谢与回馈。生活中,也正只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普通人来生活,才能更长久,才能活得自在与舒心。

第三节

前句:此节可以与第二节一起看,第二节是齐王称病召孟子进殿,而孟子亦称病推辞;第三节是齐王想用重金收买孟子,而被孟子拒绝了。孟子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君子的样子,第二节与第三节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道理,真正的君子有其所在的身份与地位,不是清高而是自重;真正的君子有其不能收受的东西(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无道不以取之,有道三思而取)。

此节,孟子借用收受宋国和薛国所赠送的兼金与拒绝齐王所赠送的兼金的故事来说明“事出有因”,“收受有理”的道理。

说明:齐王不是不知道孟子作为一个圣贤来说,不会随意收受毫无真正由头的东西(包括钱财),肯定会想方设法让孟子接受(找寻各种理由或是借口),但,还是被孟子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赏析:孟子拒绝的原因其实就在宋国与薛国的做法上。其一、远行馈赆,是作为远行之人与送别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礼仪或是礼节,馈赆是充当礼节的存在,收受有理。其二、孟子本就有戒心,薛国为了表现出对孟子的愧疚与尊敬之心,付出钱财为其添置“兵器”,“兵器”是充当正义的存在,收受有理。

然而, 对于齐王之事来说,并不是收受有理的层面了。因为,在毫无真正由头的情况下,只能说赠金之事仅仅是一件事而已,而并不归于人伦、常理的范畴。何况,齐王赠金之事在孟子看来已经变成了“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

浅引1:做人必须学会判断是非、对错、善恶、曲直,并且选择其中一面去生存,去贯彻。如果,坚定的选择了其中一面,就不能对另一面有所染指(包括由另一面所给予的各种物质、精神、意识形态等),否则不仅会扰乱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更会使得自己在不经意间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浅引2:在相互“赠予”的时候,看理不看因,有理则收,有因则不收。若是有理而不收,会让人觉得是一个自视清高的人,则可能会失去这样的朋友;若是有因而收,则定然有果,“赠予”这件事只有当这颗果结束才能真正结束,且,往往有因的“礼物”都是个人的私心,最后导致的“果”一般是后果而是结果——送礼之人因私心而使得被送礼之人进入其所求事情的范围之内,被送礼之人直接处于“处事被动”状态,私心与被动双状态下,被送礼之人会如何,可想而知。

浅引3:如何判断有理之礼,还是有因之礼呢?其实很简单,借用“礼尚往来”四字古语就能判断。礼尚往来中的礼,仅仅只停留在“礼节”的含义之上,并未详细到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包括金钱、财物等)。这,就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所需都是依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动得来的,而不是受到别人的馈赠而拥有的。要想明白的是,别人没有义务也更没有必要条件为你提供一切生活所需(有血缘关系的人除外)。

侧引1:“事出有因”。人若是完全纯粹地生活着,本来相安无事,平平淡淡,早起早睡,解决生理、心理所需就结束了一天的生活,慢慢长大、成熟。所以,首先出现在身边的事,都应该不是事,而是“人”;其次,一件事情若是已经变成事情了,要去解决,要去处理了的话,你看到这件事已经不是事的“因”了,而是过程,或是可能快看到“果”了;再者,若要亲自解决这件事,就必须重新回到这件事的源头、根部(也就是“事出有因”的“因”),重新来分析与思考,再做出决定,这样的决定才最接近正确的结果,否则若是直接从过程开始行动,往往会把整件事越搅越乱,还不如自己不掺合其中。

总而言之,正确的分辨与谨慎的选择对于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节

说明:整节内容完全围绕“失伍”二字来展开对失职罪过的讨论,且段落分明,含义鲜明,故直接分段赏析与引申。

赏析(第一段):“失伍”为第一关键词,“不待三”为第二关键词。“不待三”不是说守卫将士可以失职一次或是两次,在古时,守卫将士的失职往往等同于被他国成功侵略,是有着“国破”的风险的,况且节中的长官是守卫齐国边境的长官,更是如此。

引申:有的事情一次都不能做,有的错一次都不能犯,有的失败一次都不能染指……在人拥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意识之后,很多事情都直接成为了两面(对错、善恶、是非),能做就是能做,不能做就是不能做。然而,一旦突破了所谓的底线,做了许多不能做的事情(包括道义标准、个人标准、家庭标准、社会标准、国家标准等),就相当于自己能做的事情慢慢在减少,当能做的事情减少到较低限度或是0的时候,自身的生命意义也就随之消逝。

说明(第二段):第二段,其实来说是为第四段与齐王会面交谈所做的准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来考核边境长官的说辞。

赏析:孟子在前半段举了“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的例子,的确与这小小的边境长官没有太大的关系,是一个关乎国家的“民生”问题。

侧引:作为一个拥有社会属性的人类而言,无可避免的会遭到周围人的议论与评价,有些时候不会被自己听到,有些时候可能就是故意让自己听到。当自己听到这些议论与评价的时候,若是对自己正确、正面的评价还可能觉得舒心、畅快;若是听到故意诋毁自己、损害自己名誉的评价,不仅会生气,还更想与这样说自己的人计较一番,如此这般,你又会让周遭的人觉得很小心眼,很不大气。久而久之你在社会地位与层面上,可能会遭受更多的白眼与冷漠。那么,既不让自己生气、难过,又不会让别人觉得你小心眼的方法是什么?这方法,还依旧在你自己身上,就是自知、自尊、自重。自知,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与别人的说法是否一致,一致则听,不一致则略(很多人会说,人在江湖,若是略过一些东西,就不能知己知彼了,其实不然,知己的前提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自尊,时常反省自己的优势与缺点,不仗势,也不无限扩大自己的缺点,想方设法在日常生活中,逐步使得自己的缺点消失,或是转换成自己的优点;自重,知晓一点即可,会在别人身边(背后)议论别人的长短、功过的人,本就已经不是自重的表现了,自己若是与这样的人再一般见识,只会拉低自己本有的层次,得不偿失。

说明(第三段):第三段用了比拟的手法,即:“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边境长官(边境长官替齐王管理齐国边境);“牧”=土地;“刍”=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

赏析:边境长官在这个比拟的手法中,看出了自己的位置,也知道自己的责任与重担是什么。

引申:不管是个人也好、家庭也好、还是社会、国家也罢,必须在其位谋其职,否则作为个人或是团体,都无法正常的运作下去。个人:以古之先贤马首是瞻,从良、行善、积德,让先贤成为自己的榜样,让自己成为自己不断进取、成功的目标(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才能在处世为人与待人接物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素质;家庭、社会、国家:由每一个独立的人所构成的特定环境的团体,只有每个人先做好了自己的份内之事,才可能让人类团体朝着一个正确、明确的方向前行。

赏析(第四段):孟子把第二段的“民生”问题与第三段的“边境”问题通通都给齐王重新复述了一遍(用第二段来讽刺齐王:齐王没有搞好民生;用第三段来讽刺齐王:齐王所用的人只有20%有自知失职罪过的能力)。

引申: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其中,过而能改的前提条件是,自知有过,而自知有过的前提是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反省的客观条件是,不要一直把着眼点放在他人身上,去评价他人的优劣、好坏、对错)。但是,也不能把所有改正错误的机会都放在自省的时候,若是在为人、处事之初尽可能的注意或是规避错误、失误,那么在反省的时候,反省自我过错的时间就少,反省自我正确的时间就多(没有人真正愿意去反省自己的过错),如此一来,不仅能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更能让自己的精神与心态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以此,自己的运气、实力都不会太差(保持稳定状态)。

第五节

此节,依旧在论“在其位,谋其职”的问题,只是多加了两句话而已:“不得其职则去”与“不得其言则去”,意在下位者对上位者的谋职存在感若微乎其微,则理应辞职归家。但,这仅仅只限于古代,因为,古时辞职归家依旧还有生存的余地,而在如今,难得找寻到的工作,若是随意放弃,连生活都存在问题,何来的“绰绰然有余裕哉”?

侧引:如今,在工作岗位上基本看不到垂直的从属关系,更多的是同事之间的互相帮助,使得整一个劳工阶层能够和睦相处,在不给公司(就业之地)带去麻烦的前提下,考虑如何让整个公司有序的运行起来,达到当初开办公司的期望。既然,在工作中基本不会引发攀比、从众的心理(工作本质),每个人何不在为自己考虑的前提下,为整个公司考虑一下呢?只有不去计较同事之间的繁琐小事,也不背后算计他人,公司才能更好的运作下去(上下一条心),公司立足了脚跟,有较大的发展上升空间,员工的生活才能变好,生活变好了,身心都会越发的健康、健全,走上社会之后,也能够成为“光鲜亮丽”的存在。不去计较、不去算计,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生活看似很清闲,其实是有很多工作以外的事情能够去选择(不仅仅是手机与电脑),简单例子:艺术(琴棋书画等)、文学(诗词歌赋等)、文化(衣食住行等)、游乐(花鸟虫鱼等),在业余时间,若是能够拿起这16个字当中的几个字,自己的生活定然会丰富多彩,也一定要比孟子的“绰绰然有余裕哉”要快乐许多。

第六节

此节,中心词为“治之”——独断专行。

即,独断专行是不可行的,在家庭、社会中是会失去帮手、朋友与亲人的。

说明:到底如何算是独断专行呢?

其一、从心态上,就根本没想与能够帮助自己的人一起共事,甚至瞧不起共事的人。

其二、从方法上,只有自己的方法是唯一正确的,他人所提供的所有,都是错误的。

其三、从实践上,完全任凭自己为所欲为,旁人没有插手的余地,甚至若是别人要强迫事态的转向,都会被其拒绝与打断。

其四、在事件完成后,若成功只归结自己的功劳,若失败把所有的过错和失误全部归结于他人,倒打一耙。

其五、反馈之时,报喜不报忧,如若成功,夸大其词;如若失败,与己身无关。

赏析:如何避免独断专行呢?

其一、着眼点要开阔一些,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一切,这个社会、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存在。

其二、学着谦虚、谨慎一些,自己没有十足或者九份把握时,让剩下的2份或者3份给予能够与你一起解决事情的人来共同协助完成。

其三、学着看到别人的优点,学着欣赏别人的优点。久而久之,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不是仅存的唯一的闪亮明星;会看见,自己的优点只是这茫茫人海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粟粒;会懂得,只有尊重他人的优点,他人的存在意义,这世间才会更丰富、更美好、更多姿多彩。

引申1:独断专行的人往往是能力较强的人(当然也不排除只有面没有内的人)。自身能力较强,很容易自恃,主观认为周围的人的存在意义微乎其微,自己是所有事情的主宰者。然而,事事根本不可能像这主宰者所想那样一帆风顺。可以让这样的人去尝试失败,尝试落寞,但是,要谨防的是,失败过后的一败涂地与失败过后的无端斥责,这是主宰者在失败之后所走的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独断专行的人,若是能通过自恃的考验,也能通过失败的煎熬,他会在失败中寻找自己,寻找希望,最后在处世为人的过程中,他定然会做的比任何人要好。

引申2:不管是一个好汉三个帮,还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不管在内,还是在外;不管陌生还是熟悉,成长与前行的时候,周围一定会有人陪伴,且,也正只有这样的陪伴,才能让自己走下去,走的更好,走的更远。若是在这途中,只看到了自己,忽略了别人,也许,你能看到天堂,但,地狱也会离你不远(一个人的时候,只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人生在世,只有互相协助,共同领略美景,共同跨越险境,才能称心如意,活出自己的当下,活出自己的未来。

第七节

此节,开头即提到了孟子安葬母亲的事情。而,对于孟子的母亲来说,我们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即“孟母三迁”,在赏析下文之前,我们得先把“孟母三迁”的故事简单的来说明一下。

说明:“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为后代存钱不是为了让他享受人生的,而是能够有能力提供后代以真正的教育(环境)。

第二、父母对子女教育环境的选择必须要妥当。

第三、让孩子经历过各种教育环境后,孩子会根据自身的“天性”与环境产生共鸣。

赏析:如若孟母自身没有本钱,孟子也无法在“三迁”后定居。如若孟母觉得第一个住所所学习的东西就很适合孟子的话,也不会有“再迁”与“三迁”之事。如若孟母不对第三个住所所学习的东西认真考量或是审视,可能还会有“四迁”与“多迁”之事。所以,对于教育环境的选择,首先是作为父母给孩子的第一次选择,其次才是孩子与这选择之后的环境的相性问题。

引申:如今,没有这么自由的教学环境,且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不可能有很大的跨度(墓间之事、炫卖之事与六艺之事),几乎是垂直体系的存在,所以也不存在“这儿”与“那儿”有着极大的学习差别。如此一来,家长们也省了这“多迁”的钱,只要选择一个教育环境良好的“学校”就可以了(除了学区房等)。那么,既然因为教育的统一规划而使得选择教育变得既轻松又安全稳定,那还会发生什么问题呢?这问题就在学校之内:古时,孩童们的成长几乎都是一丛一丛的,不像现在这6+1的生活教育模式,基本上来说在上学之前,没有发生过真正的同龄人的人性接触。这些现代的孩子们,因为家教的基础意义不同,走进学校后,身上只有基因的个性,没有人类的共性,这样会使得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传授者在融合学生的共性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当代的受教群体都是被动的组合在一起的(完全不知道合不合适的30或40多人就在招生的时候挤进了一个班),可以说看似感到了每位学生的独立个性,但是根本就没办法把他们融合成为一个班级,成为一个集体。这让老师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许在父母心中,却是长舒一口气,责任的转移看似非常的轻松,熬出了头。但是,最严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古时的教育选择是主动选择的,而现在的教育选择是被动选择的,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成为班级集体中的一员,其实不得而知,如若不及时通过家校反馈孩子的情况,不单单是教育环境的问题,更是教育成果的问题(孩子不在关键的时刻养成习惯,孩子就废了)。所以,教育的前提是育人,这个问题不用再辩驳,需要辩驳的是,父母所应该有的教育觉悟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言归正传:在后半段中孟子提到了“不得”与“无财”二字,其实与孟母三迁的故事暗合。“不得”译文为因为礼制限定而不能用,暗合了孟子从小所学的东西——礼制(礼节);“无财”译文为没钱,暗合了孟母在选择孟子教育环境上,为孟子所付出的所有——钱财。

赏析:若是孟子把礼制学死了,那么一定会遵守礼制而不去用,但是孟子没有如此,说明了孟子真正学到了礼制的精髓,也学到了做人的精髓,这是孟母最为开心的事情;孟母的“三迁”之事,可谓为孟子日后成为亚圣奠定了物质基础(住所)和精神基础(学业),孟子以母恩回报其母,能够正确运用“财”做正确的事情,这也是孟母最为开心的事情。

引申1:学任何东西都不能“学死”了,换言之,就是被所学到的东西框住了自己的眼界、认知与水平。“学校”里传授一般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教育”(包括学术、知识、技巧等),没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被学术的严谨性,技巧的稳固性,知识的局限性给定死了;但,作为“空虚”的“人性教育”来说,它是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意义的教育,是作为“基础教育”来论的,可以说,没有“人性教育”就没有“能力教育”,因为,“能力教育”的前提是你是一个人类,而人类的存在前提,就是拥有人性(包括共性与个性)。所以,在学校里或是在家里,到底要学什么,需要非常的清楚。

引申2:要让孩子有真正的孝顺与感恩之心,不仅需要钱财,更需要的是在这钱财之下孩子所学到的受益终生的东西。在父母故去之后,孩子会想到自己的立身之本到底是如流水般的钱财,还是如大树般的信仰(儒家:仁义礼智信;个人:情恩礼智善)。就算当下的社会需要的是流水般的钱财,但是作为华夏民族这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而言,最终的最终,定然会以坚定不屈的信仰与自身淡泊明志的素养作为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总有一天,在这真正的生存与真正的死亡面前,天地、万物会为孩子们提供他们最终的选择方向,而在这样的抉择上,若是父母所给予孩子们的是真正能够受益终生的东西,定然能够护佑自己的孩子走到最后,让他们无怨无悔的拥抱世间的一切。在孩子们回想这一切都是如何成就的的时候,一定会怀念父母存在时给予自己的谆谆教诲,那股以感谢升华而成的感恩之情即会油然而生。

第八节

说明(史实):此节已然提及“子哙”、“子之”等人,但是根据此节后半段中所谓的“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可以看出,此时齐人伐燕并未成功。原因是,史实中,孟子是主动劝说齐宣王讨伐燕国,并大获全胜的,并非私下与谁交谈或是询问(沈同)。

所以,根据史实而言,孟子与沈同的谈话当中已经有所谓的“虚假”成份了,也就是说孟子所谓的“可”一定有其前提条件(后节与某人谈话时有所提及)。

赏析(全文):看似孟子出尔反尔,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甚至使得此次的齐人伐燕并未获得成功,且伤亡较重,不仅驳了自己的面子还让沈同难堪。但其实不然,就“今以燕伐燕”来说,此时齐国伐燕必败无疑,而只有失败了才能审视自己失败的原因——当下的齐国如同燕国一样暴虐无度。

引申:一个人的失败原因,往往出于自身,而并非周遭环境使然。如若是周遭环境使然,早在做事之前就会出现端倪,根本无需等到失败再重新审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然而,作为人类来说,一者,不想为失败负起自己的全部责任而推脱给客观条件;二者,就算能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自身身上,但也无从寻找失败的理由,因为,失败已然是定局(结果),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在整件事的操作过程当中,也许是某个小细节,也许是某个大局观,甚至也许是当初的判断与抉择就是错的。如此,可以看出要成就每一件事是非常艰辛而且困难的,就算得到了失败的经验,往往也会无的放矢。唯一能够把失败的概率降到最低的方法也仅仅只有那么几个:1、通过谨慎的抉择,开启自己的人生道路(为的是有一个正确的开端);2、在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之后,摒弃杂念(为的是拥有清晰的处世头脑)3、处世为人过程中,注重必要细节的正确与良性(为的是避免进入误区,被自己误导,有时需自省);4、记录整件事的大局与必要细节的存在(为的是如若最终依旧失败,有迹可循);5、坦荡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包括失败与成功(为的是能够在接受结局的同时,胜不骄、败不馁,败则重新审视,成则继续下一件事)。

赏析(孟子与沈同对话):也许孟子没有和沈同把话讲完(只和沈同分析了燕国的情况,并未提及当下齐国的内部情况,沈同:齐国大臣),沈同就和齐王去阐明了孟子的说法——“可”。

引申:在社交生活中,不管是出于旁观者的身份也好,还是人的弱点(喜欢挑别人的刺,而并不喜欢自省)也罢,人们都很容易看到别人的弱点,且自认为别人的弱点在自己身上是没有的。然而,有的时候的确没有,但有的时候自己的弱点早已被自己习惯,成为了自己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不过,当这些弱点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以一个无关者的身份去看待这些弱点往往比较清晰可观,此时,理应与自身的行为准则相互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赏析(孟子与某人对话):后半段中举了“天吏”与“士师”的例子,凸显了什么身份做什么事情的重要性。

引申: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职业身份也好(工作、学习、爱好),生活身份也罢(家庭成员),亦或是人类的本质身份——人类,都必须严格承担与遵守特定身份所带来的特定责任与义务,这是对自身有幸获得除了人类这第一重身份外的多重身份的珍惜与爱护,如若不然,定会在有朝一日失去拥有多重身份的权利,甚至失去作为人类的资格。

第九节

此节,在故事背景上承接了第八节中孟子在末端表达的含义——齐国还未到达真正讨伐燕国的时机,而“燕人畔”也正是对孟子所说的最佳的证据。

说明:燕人畔是齐王的大臣沈同询问孟子是否能够讨伐燕国之后产生的后遗问题,也正是说明了齐王讨伐燕国的错误(如果是正确或者正当的选择,是不会造成燕人畔的后果的,在后世历史上齐国对燕国是有真正的统治年限的)。

所以,此节内容就分为两段内容来赏析:

第一段:陈贾劝谏齐王“王无患焉”直到陈贾询问孟子“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赏析:作为齐国的大夫而言,是有必要去宽慰自己的君王的,这也是作为臣下的重任之一。然而,陈贾却把齐王与周公相比,甚至还以一私己见去讨论了周公的过错: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浑然不知道时代与现下的时事不同,却然拿两者作为任智的对比,可谓愚蠢至极。

史实(补充说明):周公,一位从周文王执政开始就已然辅佐的大臣,直至周武王去世,一直殚精竭虑、鞠躬精粹的辅佐着整个周氏王朝。而,到了周成王时期,因为成王的年幼,在周公那个时期是没有隐居或是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的,也正是为了避嫌而继续以主管朝政的形式来辅佐整个周氏王朝正常的运作。而,让管叔接管殷地也正是最其最大的信任(因为在那时若不这样做,周遭会产生很大的误解,对执政与发展不利),并且管叔作为周公的哥哥来说,周公也是尽自身最大所能在避嫌的前提下,贯彻了自己不僭越身份、辈分的理念。然而,管叔却因一己私利回攻一心一意替周朝着想的周公,可谓不自量力。

由史实来看,错的不在于周公而在于管叔,周公从执政理念与土地分配等问题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其说一句“你错了”的话,因为他的所有都是为了整个周氏王朝能够正常的发展与传承下去。

然而,反观燕人畔的事情来说,齐王伐燕的时机本身就是错误的(在第八节最后,孟子已经阐明);其次,对于陈贾劝慰齐王的语句而言,把燕人畔的事情与管叔畔的事情相提并论就本身是错误的;再者,古时,君王一般不会以“惭”作为形容自己心情的字句,齐王已然感受到了伐燕的问题所在,而陈贾却依然还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劝诫,包括“恶!是何言也?”也是如此。

引申1:今人与圣贤无法比拟(齐王立场)。

①、人们对充斥在周围的夸奖与表扬;批评与责备等事情要有自己正确的理解。不要认为别人的夸奖与表扬就真的认为自己做正确了事情,而受到了批评与责备就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都有一定的道德标准,符合标准即是正确、成功的,不符合标准就是错误与失败的。

②、人们可以从旁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出其人的品格,从而选择是否与之交往或交心。换言之,在社交场合上,必须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片面)来找寻出真话与假话,要通过这些语言,找出对方所想要达到的目的,这样才能在社交中不至于失败之地。

引申2:人要有一定的崇敬之心(陈贾立场)。

①、要知道什么是不能说,不能做的,更不能去想的事情(就道德水准而言,并非社会导向来论),也要大胆的去想、去说、去做对于一个人类而言的必须的事情。

②、人类若没有了崇敬之心,很容易突破自己的底线,或本就没有底线。若是突破了底线或本身就没有培养自己的底线,人类终将做出悔恨一辈子的错误决定。

引申3:若,你是强者,就必须考虑周全,且,能够解决意料之外(意料之外在周全之外而不在周全之内)的事情(周公对于整个辅佐之事已经考虑的十分周全,包括不与周武王进退,给予管叔殷地治理权等)。

①、对于强者而言,自身的时间效率与工作效率都会比常人高出许多,也正因为这样强者能够做到比弱者更多、更好、更强的事情,若是没有小人或是奸人阻碍(相对于管叔对于周公一般),强者所能够在世上完成的事情以及对国家乃至世界的贡献一定比弱者多很多。

②、作为强者,是需要考虑周边弱者的现实情况的,若不考虑,总有一天会成为强者的绊脚石,甚至成为“谋害”己身的定时炸弹。

③、强者是中心,强者的定位是在弱者的定位之上定位下来的,势必是少之又少的存在,强者必须时刻牢记己身的使命。

第二段:即孟子对陈贾所谓的“然则圣人且有过与?”做出的回答。

说明:原文中,孟子是拿兄弟的身份来作为错与对的论证的,的确有些许道理。但,若是直接把目光转移到朝代的延续上来看,是完全相反的存在。管叔是破坏周氏王朝稳定、正常延续的罪魁祸首;周公是为了维护王朝的延续而站出来保家卫国的勇士。

赏析:无论谁是谁非,孰对孰错,从历史的更迭与延续上来看,一方面是王朝的气运由天地而定,其次才是人类自身的追求与守护;一方面是只有着眼于人们的安居乐业,平稳和谐的生活,才能够使得王朝延绵续传的真理。

引申:谁都会有短暂的过错与认知上的偏差,但是这些过错与偏差,是不能触及到人类的根本利益的(生命、传承、延续等),一旦触及,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引申2:在错误没有酿造成大祸之前,都有挽回的余地,要认清当下的时事与社会导向,及时归正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若是真的无法与当下共同进退,可以选择离开或是隐退。

引申3:人类需要能够真正提点自身对错、是非、善恶等的先贤或是老师,只有这些人的存在才能真正意义上让自己正确认识到这些问题,而不是被他人班门弄斧的劝说误入歧途,可惜的是,先贤对与人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越来越弱,真正的为人师表也因为没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听从他们的谆谆教诲而选择隐没于人世,再也找寻不到踪迹,可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普通人在社会社交中的危险程度也大大加深。唯一的方法只有找寻自由之地,面对天地,去探求自己的来时之路与终归之地。

第十节

此节,齐王面临孟子辞职归乡的问题,而在第十一节中孟子所传达的信息从侧面感觉上来说,是觉得齐王对于孟子不再像先前那样恭敬或是尊重从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措施而已。

说明:文中“不敢请耳,固所愿也”其实是希望齐王对孟子表达出强烈的挽留意愿,而并非所谓的谦词或是真实的推辞(因为,在那个时期,若是君王对于圣贤的辅佐已经到达了可有可无的境地的时候,很多圣贤就算是座上宾,也只是君王聊以自慰的谈话对象而已,很多真正的执政理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感到疲劳,必须在某个特定的环节或是时间点,再次让君上对士人表达出强烈的挽留欲望才行。当然这样的似是而非的推辞也能衡量出士人对于朝政的意义大小)。

就“不敢请耳,固所愿也”所做引申:人类在处世过程中,很容易获得疲劳状态,所谓审美疲劳、学习疲劳、工作疲劳、生活疲劳、社交疲劳、思想疲劳等,当很多生活必须的精神状态(或是生理、情理状态)到达一定的疲劳度时,如若不通过一定的恢复手段来让这些必备的情趣状态恢复到一定的可行范围内,而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下的话,会让处事能力、生活水平、社交状态急剧下降(甚至包括身体状况),从而导致自我做出的决策与判断近乎于无效或是错误,使得这一段时期的生活毫无意义,若是一直保持如此的状态,久而久之即会产生心理上不可抹灭的恶劣影响。

正文:

说明:在“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之后,齐王也采取了一定的挽留措施,用如今的俗语来说就是重金返聘人才——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然而,对于古之圣贤而言,本身对于身外之物的需求就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齐王在返聘孟子的时候,却给予了孟子甚至高于大夫的俸禄,这也是直接导致孟子在末段中所提到的“富”字(意为发财),有一种自我戏谑的感觉。

引申1(直引):用物质(金钱)挽留人才、爱情、亲情、友情、生命、价值等,在不同的时期或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效果,只能说无法因为金钱的多少而变更其本真的表象的东西,是无法挽留的(包括生命、信仰、信念、决意、尊严、骨气等);能够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出的东西,是随时可以挽留的(包括不忠贞的爱情、不美满的亲情、不和谐的友情、价值等,只是这些东西过于廉价罢了)。总而言之,一般来说,物质(金钱)几乎不能挽留下真正的东西。

引申2(侧引):挽留要得法,别因为弄巧成拙而遗恨终生,明知道对方所要的并不是物质类、金钱类的东西,而无法尝试着去选择给予他/她所真正想要的东西,只会让别人感觉到你对他/她的亵渎与污蔑,只会南辕北辙,他/她只会离你越来越远,到最后都不肯认识到是自己错了,而一直觉得是对方没有给予你最后的挽留机会。

引申3(反引):有些不能挽留的东西,虽然时间会帮助你淡忘他们,但是也不能在过程中花费过多的心血和精力,否则在真正需要你珍惜与挽留的东西出现的时候,你已经没有那个能力或是气力去拥有他们的时候,也是非常值得悔恨的事情。

末段(个人见解,有误请提出):

首先是季孙的语句,个人觉得并不是孟子自比,其一、“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说明子叔疑是本不被重用的,而孟子并不是如此;其二、“又使其子弟为卿”说明子叔疑问要让自己的子弟来做官,并且独自垄断,而孟子也并不是如此。既然不是自比,那么季孙的语句出现在这只能说是为后段铺垫,即“贱丈夫”,个人觉得就因齐王所信诺给孟子的房子与重金,而后让孟子感觉到自己的身份也许比大夫还要高,从而网罗了近乎整个集市的利益,而后自比为文中之“贱丈夫”(如果这里有误,请提出,莫要怪罪,谢谢)。

引申:不管是给予还是索取,若是突破了一定的平衡或是负荷,都会物极必反,造成不可磨灭的后果——无法给予或是不再能够向外界索取一分一毫。

第十一节

此节,承接第十节,说明了孟子辞官归乡的真正原因——齐王对孟子的态度日益轻慢,想用重金返聘孟子留在齐王身边辅佐齐王。

说明:古时圣贤对于君王而言就如同水对于鱼一样,鱼没有了水没法生存,圣贤离开了君王,同样无法把国家治理妥当,并不是圣贤的高傲,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也需要时常规劝、进谏君王,使得君王在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质下去治理国家,这才能使其境内归顺。当君王与圣贤的关系慢慢地从尊敬演变成轻慢的时候,也正是君王腐败的开始,孟子看到了腐败的迹象,匆匆而走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贤臣择主而侍并不是说说而已。

赏析:文中所谓“有欲为王留行者”,其立场是奠定在齐王之上的,而并非奠定在孟子之上,因为,如果其立场奠定在孟子之上,定然会去劝说齐王礼贤下士再次邀请孟子成为他的辅佐之臣。然而,本就是一体的君王与大臣,大臣再站在齐王的立场上来与孟子交涉,话语权或是主动权是完全一边倒的情况,孟子在这样的平衡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若在这样的交涉过程中,孟子选择了回归,日后见到的是一个对自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齐王,作为圣贤而言的尊严也就不复存在了。

引申:平衡。

平衡或是公平,不管是在古时还是在现今,都是很难企及的一个高度,包括话语权、行动权与生活权等在内,几乎已经没有了绝对的公平(除了在准则上也许还留有一些一边倒的情况,即对即是对,错即是错;善即是善,恶即是恶,其他几乎看不到真正的公平)。但是,公平很重要,甚至而言,公平是一个人生活的权利,当天平倾斜的那一刻,有一方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使得另一方能够安然的享受来自于主动倾斜的这一方所带给的默默付出,然而,当天平完全的倾斜到某一方的时候,注定了某一方再也无法承载另一方所带给的压力、重担或是安然的享受,面临的是自我淘汰、隐没甚至是死亡。

引申2:立场。

真正的立场是奠定在对方基础上的,而并非己方立场,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若是在说话、交涉、社交过程中,完全意义上建立在己方立场上去做任何的事情,那就没有了继续谈论或是交流的必要性,只有建立同理心,才能真正的解决发生的问题,且必须两个人或者更多人共同建立同理心才行。另言之,志同道合的人的出现,即是能够相互产生同理心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理解,共同进步,共同创造。

第十二节

此节,是尹士与孟子以高子为中间人间接的谈话内容。就以尹士与孟子两段会话作为赏析目标。

尹士:

赏析:

①、原文: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孟子定然知道齐王是否能够做商汤、武王,所以不存在明智不明智的问题。

②、原文: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孟子在第十节中以“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表达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发财而辅佐齐王的真实想法。

③、原文: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这是尹士最为生气的地方,其实也是尹士最为不解的地方,换句话说,他离规劝孟子回国辅佐齐王就差一步之遥,可惜他还是没有看懂孟子的所作所为。

①与②皆与孟子无关,而对于③来说,尹士无从理解孟子的做法,甚至感到不高兴,可见尹士所说的话,仅仅只是为了后文孟子的解释说明做下铺垫,为“士诚小人也”的自知之明给一个先手伏笔。

说明:从第十节开始,孟子都是在说自己要辞官归乡了,但其实一直仅是表面工作,实则只是试探。然而,在尹士之时,尹士已然把问题的根结找出来了,但还是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孟子千里迢迢的来求见齐王,可见孟子对齐王的重视,哪能真的说走就走呢?孟子在昼地住了三个晚上才准备离开,可见孟子对齐王的依依不舍,若不是齐王出现了问题,哪能下定决心离开齐王回归故乡呢?)

引申1:观察人、物、事的时候,虽然其展现出的情状是人们做出判断的标准,但是若要真正的去研读什么,就必须去关注一个人、一件事等在达到最终样貌之前的行进过程,如此一来,人们才能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把握事物最真实的情态,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结局。

引申2:事物发展过程中,是没有无意义的阶段的,每一步的前行与发展都是真实状况出现的基础,只有对每一个细节都加以充分的认知,才不会误解或是错过难能可贵的机会。

引申3:失败或是错过都会令人懊悔,然而有的失败或是错过可以坦然面对,像是那些注定要失败的;而有些失败或是错过,早在珍惜环节中是出现过把握机会的,只是没有把握住,这样的失败与错过才最让人遗憾终生。

引申4: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虽不必时时小心自己是否会错过什么,但也需要自我寻找在这处事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节点,用以帮助自己完善每一阶段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成功的几率大大提升。

孟子:

赏析:文中重复了两句的“王庶几改之!”与“岂舍王哉!”不仅提供了强调的表达方式,并且深情的表达出孟子对齐王的恋恋不舍。

引申:一个人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热度从现实来看是有时间段的。若要成功的完成一件事,获得或是拥有一件物,确立与一个人的真正关系,必须在这热情被时间磨灭之前达成。换言之,对一件事、一件物、一个人的感觉是由兴趣开始的(没有兴趣,不会产生感情),能否让这种兴趣及时地成为一种习惯或是生命必须,才能够确保在热度消亡之后依旧能够继续拥有。

补充引申:每个人对一件事的流程

即:(兴趣→研究→热情→热爱→习惯→冷却→理性分析→取舍→淡化→遗忘)

以习惯为中轴,只有当前段(兴趣→热爱)的火热程度与后段(冷却→遗忘)的冰冷程度能在近乎相似的情况下,才能让这份感觉长期留存。

另:原句: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引申:在提醒或是告诫他人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是该怎么做的时候,只需点到为止,对方是否接纳你的观点,并不是你能够左右的事情。若是不合时宜/事宜的“多嘴”,反而会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

终:以全文的赏析来论,突出了尹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观点,但是很多书籍上都有对此观点的论证,所以,就不做个人引申了。

第十三节

此节内容篇幅较短,仅为两段,所以就两段内容分开赏析。

第一段:其实就是在探讨人生在世导致生活不如意、不高兴的原因。

引申:不高兴的原因大多来自“怨天尤人”,用俗语来说就是过分关注天地的事情,过分的涉及他人的事情,而忘却了自己想要的真正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在生活过程中丢失了自己,也更丢失了快乐与高兴。

另引:怎样才能高兴的生活呢?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包括自身定位、家庭定位、社会定位、国家定位、世界定位,在这五大定位当中寻找自己乐意去生活、学习、工作、传承、发展的环境。

第二段:孟子阐明了500年左右能够出现一对圣王与贤人来促使天下和平的真理。

引申:按照孟子所言的惯例,每五百年出现一对圣王与贤人来治世的规律,可知在现今的社会上是不存在圣贤的。换言之,人类没有了真正能够放心去效仿、学习的对象,在此环境当中生活与学习是非常危险的。在这样的时期,人类一般选择默默无闻地度过这一生,有的独善其身,有的洁身自好,有的退隐山林,为的都是不被世俗所叨扰与污染,甚至还有心力与权利去追求人生的真谛(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类而言)。

末段(赏析):按照孟子所言,天下要真正的太平,圣王与贤人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只出现一个是无法让天下真正获得太平的

引申:在生活中,包括爱情在内的必须以成对形式出现的东西,为了能够给予对方与你日月合壁的机会,请你善待自己,等待对方的出现,莫要冲动处世,来让双方见面之时,悔不当初或是追悔莫及。

第十四节

虽说此节内容只有短短的五行字,但是其中的要点依旧很集中与重要。

1、原文:“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即无功不受禄。

就“无功不受禄”所做引申:

正引:按照常理来说,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但是,如今根据个人的品德也好,社会的所需也好,早已破坏了这样的公平公正,使得真正在付出的人收到的回报比弄虚作假的人要少很多,甚至还会被社会所淘汰,这不仅是对“匠人”们的侮辱,也更是对文化的亵渎。如此这般,真正的“匠人”们以及“匠人精神”也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少,或是退隐,或是离开,或是转行,在伤了“匠人”的心的同时,也伤了属于华夏民族自己真正依靠岁月、精神、信念所诞生的瑰宝。当社会中的“匠人”与“匠人精神”低落到近乎为0的时候,信念与精神不再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的时候,社会也随之崩垮,不再充满生机与力量,危机与危害随时都会造成不可磨灭的恶劣影响。

侧引:不要贪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仅仅是对“贪”字所做的引申,更是对人性所做出的引申。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家长给予孩子们的家教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忘却。巩固家教的存在也是对下一代人性教育的负责,也是对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乃至一个大活人的负责,别忘了,孩子是需要他的父母来给予第一次教育的!

反引:没有想法,就不可能做出现实的成绩。很多人会觉得想法太多,而实干太少,所以成绩很少。但是,别忘了,所有的实干,所有的成绩都是从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的,是否能够实干,是否能够成功,是否能够产生成绩这都是对于想法之后的后话,与想法自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换言之,在这大千世界中,已经没有了思想的枷锁,已经没有了行为的禁锢,已经没有了成功的阻碍,只要是在正确的基础上所诞生的想法,都可以付之于行动,都可以大胆的去达成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2、原文: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引申1:身不由己是孟子当时的事实,也可能会是当今的你我的事实,但是若能让这事实只停留在身体上,而不牵涉到内心的想法与思维模式,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与梦想就可以了,你所想要的生活环境,一定是在你坚守到最后一刻天地所赏赐你的礼物。

引申2:在离开身不由己的环境之前,最致命的就是被周遭的社会环境所同化,泯灭了自己原有的梦想,背负了同在一个环境之下所谓的“队友”的梦想,久而久之,你即将成为他的附属品,而永远都找不回原来那个纯粹、天真、烂漫的那个你了。

引申3:要想自由的生活,就远离江湖吧,远离强制善恶的江湖,朝着自己自由的心之所向,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未来去吧。

引申4:要追求自由的生活,也得遵循人类的准则与底线,否则是不可能真正过上自由的生活的(会受到他人的唾弃与正向排挤)。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